别总是羡慕“别人家的孩子”了,
低头看看自己,
爸妈的言行,最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未来
你是不是也有下面这些……
总问“爸爸亲还是妈妈亲”
父母的“竞争”心理,或仅仅觉得好奇而提出这样的问题,对孩子来说却是艰难的选择。
有的孩子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巨大矛盾和斗争;
有的孩子可能会见爸爸说爸爸亲、见妈妈说妈妈亲,学会耍滑头,长大了说话也言不由衷;
有的孩子会慢慢变得傲慢自负,产生自我为中心的思想,导致在人际交往中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,甚至不断碰壁。
从谁家孩子个儿高,到谁的孩子会背唐诗、弹钢琴、写书法……
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不少孩子长大后最痛恨的人。
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的心,但盲目攀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。
父母的肯定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原动力,心理学家指出,缺乏自信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变得碌碌无为。
攀比还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,产生被抛弃的恐慌。
总说“这也不准,那也危险”
孩子确实缺乏自我保护能力,然而亦步亦趋的保护伞,会导致孩子自我封闭,性格怯懦,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;还有一部分孩子“物极必反”,长大后可能胆大妄为,性格极度逆反。
与其过度保护,倒不如给孩子定几条基本原则,然后放手,让他在一定范围内体验自由。
总希望孩子的朋友都是“好学生”
只准跟好孩子一起玩,不允许接近“坏学生”。
你想到了吗——成绩好的孩子不一定品德优秀,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没有优点。
总觉得“决不能吃一点亏”
“谁打你,你就打回去,千万别吃亏。”
一边不让孩子吃一点亏,一边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自我中心、缺乏团队精神、不懂得“宽忍”。是不是有点讽刺?
给孩子“有容乃大”的身教,对孩子间的小摩擦一笑了之,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处理矛盾。
说话不算数
太喜欢看电视、玩手机
白天忙工作,晚上回家不是盯着电视,就是玩手机,忽略了孩子对陪伴的心理需求